首页 >  明亚资讯  >  公司投研
明亚基金固收周报|8月各项经济数据深度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9-12 18:00:00

宏观数据和政策观察

POLICY OBSERBATIONS


18CPIPPI数据不错,9月还有一跌

8月CPI同比上涨0.1%,高于前值7月的-0.3%;环比上涨0.3%,高于前值7月的0.2%。本轮CPI同比周期大概率已于7月触底,但是9月估计也会同比再次下跌,因去年9月为CPI高点,但不确定9月数据能否突破7月的低值,之后CPI数据大概率底部企稳回升。


20230911-1

从主要驱动因素看, 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的-1.0%转为0.5%,带动CPI环比约0.1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带动CPI环比约0.17个百分点。食品中涨幅较大的主要是猪肉、蛋类;非食品中主要是油价上涨所带动的燃料分项。其次是服务类价格,连续第三个月环比正增长,同比进一步上行至1.3%

8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高于前值的环比零增长。蛋类价格环比上涨7.0%,高于前值的-0.8%。猪肉更多可能是二次育肥导致的,很难说猪肉涨价周期已经到来。猪肉行业产能并未出清。考虑到基数原因,四季度CPI中枢会抬高。

8月PPI环比上涨0.2%,属过去9个月以来首度转正;同比的-3.0%较前值的-4.4%进一步显著收窄,这与8PMI两个价格分项显著上行的特征亦比较吻合。引领上行的主要是受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的行业,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黑色金属冶炼等。不过,一个值得注意的迹象是汽车制造业价格的企稳特征,汽车行业PPI在经历连续6个月环比负增长之后,8月环比零增长,其中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8%

从数据看,PPI已经止跌,我们之前也提到,PPI跌幅逐步收窄,企业去库存进入下半场或阶段性尾声。PPIPMI的企稳也代表企业阶段性去库存有一定效果,这对经济和权益市场有益,会使债券短期承压。

从高频数据看,短期内,PPI仍有一定的上行动能。一是上游原油价格偏强,IPE布油价格8月下旬以来有新一轮上行;二是内需定价的南华工业品指数,9月上旬环比8月均值涨幅较大。

20230911-2


但是,很难就断定企业进入新一轮的加库存进程。我们认为下阶段信用扩张周期的重新来临,要么伴随着地产为代表的大周期向上,要么是美国降息美元进入贬值周期。目前看,两种情形都不具备,PPI只是前期去库存较猛,现在阶段性完成了去库存的工作,但不要期待过高。


2、预期8月经济数据都尚可,地产还不行

8月份的各项数据,包括已经出的数据和未出的数据,除地产相关数据,整体看都不错。PMI连续环比回升;CPIPPI见底回升;出口数据底部改善,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社融数据也超市场预期。各项数据表明,经历了制造业去库存,居民去杠杆的阶段后,以及在各种地产政策的刺激下,经济数据短期可能有小的回暖,未来一个月内有一定的可能性,权益及可转债略占优势,债券略有压力。


债券市场

BOND MARKETS


我们上周提到,债券市场有调整的压力,若30年国债收益率能到3.0-3.1%10年国债收益率能到2.7-2.8%将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预计回调幅度小于去年。

从市场的走势看,资产一旦调整起来还是容易踩踏的。以一些二永债(图3、图4)和长久期国债(图5)为例,市场一旦调整,短期内机构纷纷抢跑,债券流动性变差,久期较长的债券基金短期内回撤较大。


320光大银行永续债

 20230911-3

数据来源:Wind


420江苏银行永续债

20230911-4


来源:Wind


530年国债ETF走势图

 20230911-5

数据来源:Wind


长久期策略是把双刃剑,上半年债市牛市带来的收益较高,自然在市场不好时回撤也就较大。相比之下短久期,城投债仍是很好的选择,票息能够熨平久期带来的波动风险,虽然也会有回撤,但幅度较小。

关于后市,我们认为债市不会出现去年底那样的回撤,但也不要着急抄底长久期债券,可以继续关注短久期城投,1年以内债券以票息为主;而30年国债收益率若能到3.1%将具有一定性价比。


重要声明:

本文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亦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基金以往的投资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若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明亚基金的立场。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明亚基金所有。未经明亚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