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亚资讯  >  公司投研
大咖观点|如何判断钢铁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
发布日期: 2022-11-24 18:00:00

上期《大咖观点》给大家分享了钢铁行业和钢铁生产的小知识。

今天杨钧童女士将继续做客中国交通广播电视台长三角频率《财经先锋》栏目,跟大家分享如何判断单个钢铁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

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杨钧童(明亚)

嘉宾介绍

杨钧童

明亚基金固定收益部

10年金融领域从业经验

专注于宏观和信用债方面研究



以下为访谈精华内容:


主持人:先来回顾一下怎么判断钢铁行业景气度吧。

杨钧童:上期节目我们聊到,钢铁企业是比较典型的产业链中游企业,盈利水平会同时受到上游和下游两端的影响。


上游的话,主要受铁矿石和焦炭两大原材料价格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铁矿石又主要依赖进口,所以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会对钢铁企业的利润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下游的话,钢材主要用在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等领域,这里边最主要消费行业是建筑业,2021年建筑业的钢材消费超过了总消费量的一半,所以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的景气度会对钢铁需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当然,也有很多定量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去判断和预测行业景气度,像高炉开工率、铁矿石进口量、粗钢产量可以用来判断钢铁供给端的情况;地产开工、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制造业PMI等等可以判断需求端的情况。


主持人: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哪些内容呢?

杨钧童:今天的内容会更侧重于怎么判断单个钢铁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


钢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主要是看他在面对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或者产品需求下滑这些不利情况的时候,是不是还具有保持盈利或正常经营的能力。

所以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产品竞争力、取得外部支持能力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抗风险能力。


首先,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资源加工型行业,核心抗风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

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能不能稳定获得原材料供应,议价能力怎么样,以及能不能把物流成本控制在比较合适的水平几个方面。


第二方面是钢铁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一般认为具备多样化的产品结构更有利于保持经营的稳定性。

比如,钢材又可以分为长材和板材,长材主要应用于建筑业,而板材则主要用在制造业。在不同时期建筑业和制造业景气程度可能是不一样的,像2019年在房地产带动下建筑业比较繁荣,而制造业相对较弱。

所以,如果一家企业同时生产长材和板材,也就是产品结构比较多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外部周期带来的冲击。

另外,如果一家企业它的产品结构单一,但具有较高的市占率或先进的技术水平,那也可以认为拥有比较强的产品竞争力。


最后一个方面,钢铁企业取得外部支持能力也同样值得关注。

目前债券市场有存量余额的钢铁企业中,大部分都有国资背景,地方国企占比非常高。

跟煤炭行业类似,可以结合企业所在省市的综合财力和企业在当地的重要程度这两个方面来判断获得外部支持的能力。


主持人:那是不是也有对应的定量分析的指标?

杨钧童:当然有的,一般定量分析指标分三大类。


第一个是企业规模,包括生产规模和利润规模,这里生产规模指标通常用的是粗钢产量。

规模对钢铁企业抗风险能力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一个是可以产生规模效应。

钢铁行业为重资产行业,厂房、高炉和机器设备这些固定资产投入都比较大,高的产能及产量就更加有利于降低单位成本,也就是产生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

钢铁行业处于产业链中游,我们上期节目也提到,集中度不高导致钢铁行业整体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不强,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又导致对下游的议价能力也比较弱,相对来说生产规模大的钢企在议价上具有更强的话语权。


第二类指标是综合盈利能力,主要包括归母净利润、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等。


第三类指标是杠杆水平与偿债能力,主要包括调整永续债后的资产负债率、短期债务占比、现金短债比、EBITDA对利息的保障倍数等等。


主持人:钢铁行业还有其他有意思的内容分享吗?

杨钧童:最后还想跟大家聊一聊钢铁企业的历史违约事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首先,在行业上行周期选择激进扩张的企业,在行业下行的时候压力会比较大。

前面也讲到了生产规模对于钢铁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在经济周期上行的时候,会有不少企业选择扩产,扩产往往又伴随负债的攀升。

这个时候如果产业政策或者市场环境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成本控制力不强的企业往往会面临盈利下降、负债上升和再融资困难的多重压力,后续就比较容易发生信用风险。


其次,杠杆率水平也很值得我们关注。

不止一家信用债违约的钢铁企业,在违约发生之前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了80%


最后一个,还需要关注企业对外担保水平和应收款项的情况。

对外担保占比较高的企业,尤其是被担保方同样也是钢铁行业的民营企业,在整个行业景气度下滑的时候,信用风险相对就比较高。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们下期再见。


重要声明:

本文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亦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基金以往的投资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若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明亚基金的立场。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明亚基金所有。未经明亚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转发请注明出处。